首頁 >資訊 >

【全球快播報】電車多了,電網負擔大?說不定是背后偷偷樂

時間:2023-06-27 02:20:16     來源: 智電汽車

電車多了,電網負擔大?說不定是背后偷偷樂

文/土木

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最紅火的這幾年,一直都有一個聲音“電車越來越多,以后電網肯定負擔不起,電價還得大漲!”,類似的觀點并不少。

目前,我國的大部分電力,都要供給龐大的工業,供給居民的部分本來就少,而電動車的消耗是算在居民電里的。2017年以來,居民生活用電僅占全國總額度保持在12.5%以上,并逐年增加,如果中國的營運車輛和私家車全面實現電動化,會導致居民電的電網總負荷增加90%,我國需要在數年內建設幾百座大型電站,才能填補缺口。


(相關資料圖)

但有些時候,禍福總是相依,電動汽車廣泛普及之后,可能不會是電網的麻煩,反而是福音,因為電網所需的調控儲能需求,利用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來做,正好。

要知道,我們電動汽車的電池實際上80%的時間,甚至90%的時間是停止使用的,這里面電池的資源自然不能浪費。

而且,電動汽車的電池在全生命周期里面,壽命是用不完的。在車全生命周期結束的時候,電池大概有兩千次循環是沒用的,所以可以拿來做儲能。

比如以下場景:車一天24個小時最多開2個小時,那20個小時到22個小時要么停到單位,要么停到家里面,停到家里的電價比較低。如果在家里充上一個充電樁,把便宜的電充上,到單位價格高的時候再放出來,不就相當于賺錢了嗎。

而這其實就是V2G技術,它的核心思想在于:電動汽車和電網的互動,利用大量電動汽車的儲能源作為電網和可再生能源的的緩沖。

當電網負荷過高時,由電動汽車儲能源向電網饋電;而當電網負荷低時,用來存儲電網過剩的發電量,避免造成浪費。通過這種方式,電動汽車用戶可以在電價低時,從電網買電,電網電價高時向電網售電,從而獲得一定的收益。

之所以這項看上去很有未來的技術還沒有普及,是因為有幾個關鍵點還沒有解決。比如將電動汽車接入電網,并實現上述的各項支撐電網的功能,需要具備一定的硬件條件。從本質上講,支持電網運行對車主并無可見的利益。所以,導入這類硬件的成本如何解決,如何通過政策來調動車主投資硬件入網的積極性,是掌握著公共電網資源的政府部門所需要進行的工作。

從技術的角度講,入網的電動車既然是作為電網容量的緩沖裝置來使用,在極端的狀況下,有可能出現電池充電不足而影響車輛使用的情況。

V2G的難點不在于將車輛電能反向供給電網的技術本身。主機廠雷諾表示,運用交流電技術,只需在車輛內部安裝可逆充電器,并對現有充電終端進行簡單的改造即可完成逆向供電,且成本并不昂貴。

V2G真正的痛點在于,車輛電池因充放電次數的增加導致的電池衰減退化速度加快。因為V2G技術不可避免的會增加車輛電池的充放電次數,而電池的使用壽命就是由其充放電循環次數來決定的。動力電池的壽命本身年限就不長,再加入V2G模式之后,更加速了動力電池的老化和降解,從而影響電動汽車的性能,消費者是不會買賬的。

寫在最后:

所以新能源汽車越賣越好,對于電網來說自然是有壓力,但從長期角度來看,說不定能夠通過這些新能源汽車實現更低成本的儲能。但V2G技術現目前的幾個難點并不容易攻破,且最重要的一點,V2G技術是以車載動力電池的循環壽命良好為基礎的,必須先將動力電池技術這一關過了才能實現這種模式。

標簽:

頭條精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