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福、潘建偉等當選“2016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”
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電 (記者 張素 高凱)“2016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”29日在北京揭曉,寨卡病毒攻關團隊領軍者高福、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、“長征五號”火箭總設計師李東等知名科技工作者榜上有名。
由《中國科學報》等機構主辦的“2016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”評選活動已連續舉行七屆,旨在通過公眾廣泛參與,評出當年人們心目中的“科學明星”和“知識英雄”。
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志珍擔任本屆評委會主任,“嫦娥之父”歐陽自遠等眾多院士參與評選,并設網友投票。評選標準是:獲獎者于2016年間在科學技術領域作出重大創新貢獻;在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,推進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等方面取得杰出成就;在科技傳播、科學普及領域有獨特表現;推動所在企業創新行業生態等。
10位當選人物及其主要成績分別是:
——高福,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。2016年,他帶領團隊為設計阻止埃博拉病毒進入的治療抑制劑奠定分子基礎,并在全球首次鑒定出高效、特異的寨卡病毒單克隆抗體;
——南仁東,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。歷經20余年,他及其團隊從提出設想到最終建成FAST,為中國科學家探尋未知宇宙和生命起源開啟“天眼”;
——潘建偉,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。8月16日,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“墨子號”發射成功,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間的量子通信;
——李東,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“長征五號”火箭總設計師,率隊“十年磨一箭”。11月3日,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“長征五號”成功“首飛”;
——楊廣文,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主任。國際超算大會6月公布的全球超級計算機TOP500榜單,“神威·太湖之光”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運算速度奪得第一;
——朱樅鵬,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“天宮二號”總設計師。中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“天宮二號”于9月15日進入預定軌道,已參與中國載人航天事業23年的朱樅鵬為中國人進入太空作出貢獻;
——林群,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,20余年來致力于微積分的科普教育工作,出版微積分科普讀物,被外界稱為“微積分爺爺”;
——童文,華為公司5G首席科學家。11月17日,在國際無線標準化組織會議上,華為公司主推的極化碼方案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方案,使中國通信行業從跟隨到領跑;
——楊永崗,中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。中簡科技ZT7系列碳纖維率先應用于國內最新型國防裝備,打破高性能碳纖維技術國際壟斷;
——李河君,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。漢能7月發布了4款以太陽能為核心動力的電動汽車,擺脫了傳統電動汽車對充電樁的依賴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