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財經 >

姚明:不急著插成功標簽 若過一兩年自己打臉咋辦

時間:2016-12-29 20:00:07     來源: 廣州日報

姚明接受廣州日報獨家專訪。

灰外套、藍牛仔褲、白球鞋——一身休閑裝打扮的姚明還沒進入室內,笑聲已傳來。與三年前相比,如今的姚明還是比想象中更高,也略微發福。

2016年是姚明退役的第5年,但是這一年中國籃球界兩件大事,還是和姚明有關。一是姚明成為第一個入選籃球名人堂的亞洲人,另一是姚明當選中籃聯公司副董事長。

此前不少和姚明接觸過的人都說,姚明不止在籃球場上球商高,在生活中的智商和情商很高。

果然,專訪過程中,談及退役后從職業運動員到商人的成功轉型、入選NBA名人堂、誰是中國“下一個姚明”,姚明回答得滴水不漏。

對于眾人眼中的“成功”,他解釋,今年剛36歲,人生軌跡在31歲之前僅僅是運動員,不用急著往身上插成功標簽。

“用一句流行的話來說,如果過了一兩年自己打臉怎么辦?”姚明笑說。

文/廣州日報記者許蓓、肖歡歡 圖/廣州日報記者廖雪明

談鍛煉

多是游泳騎自行車

廣州日報:你每天的鍛煉方式是怎樣的?你膝蓋、腳踝都有舊傷,并不適合跑步吧?

姚明:我的鍛煉方式多是游泳、騎自行車,大部分鍛煉時間都放到下午。我比較少去跑步,因為原來有運動創傷。現在不需要那么大強度的運動了,所以舊傷恢復還行。

談青少年

體育教育仍很尷尬

廣州日報:多年前你就與NBA合作建立了NBA姚明籃球俱樂部,主要想做青少年籃球培訓。你在青少年體育教育這個領域,有何想法或推動計劃?

姚明:我們對青少年培訓其實一直想兼顧規模與質量,考慮怎么可以吸引更多的人,讓大家對體育更重視。現在說體育教育實際上還是很尷尬,比如你去練鋼琴,你還能考個級,但你練體育可以有什么樣的東西去體現它的重要性?鋼琴考級可能認可度更好,反過來看,籃球特長、體育特長,就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作為孩子的興趣愛好。

體育本身是一種游戲,我想把訓練營做成一個歡樂的東西,它不只是學習和訓練,最終的目的是提供一個大家去放松、去排遣學習壓力、去比好玩的比賽的地方。你做任何一項事情想做好,都需要你真的愛好它,而體育也可以給大家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。

談公益

去年四川支教2周

廣州日報:能說說你對公益的理解嗎?

姚明:我覺得公益實際上是一種改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紐帶,是一種互動,不是一種單方面的施與。當我們去做一些事,成為公益和慈善,我們的內心本身也會有改變,人是被行為改變的,我們會有感悟,有更深層次的思考。

去年我在四川待了兩個禮拜去做支教老師,當然跟真正的支教老師是有差距的,這個舉動只是我的體驗,我想通過這個經歷,知道自己該怎么樣去把這個事情做得更好。

我去支教的理由有兩個,第一是我要去看看真正的支教老師在那里碰到了什么樣的情況,他們需要什么。第二是去做宣傳拍攝。我覺得宣傳肯定是一個很重要的手段,每個人都要去發揮自己的專長,比如我肯定不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支教老師,我做得沒有我們專業的老師們做得好,但我可以利用自己的社會知名度,去號召更多的人參與和投入,吸引更多的資源進來,那么我們做的公益會被更多人知道,社會效應也會更大。

談成功

不要急著給我插標簽

廣州日報:這個CBA賽季到目前為止,上海隊的成績有很大進步,是不是能說,你作為姚老板,在CBA球隊這盤生意上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呢?

姚明:成功的標準是什么?我想每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。我覺得生意跟球隊的戰績不能成正比,這個不能混為一談。上海隊的成績今年是有提升,這與教練組、整個團隊投入的心血相關聯。我覺得成功與否很多時候是有起伏的,急急忙忙去做一個評價,不太客觀,可能十年、二十年之后再來評判會好一些。

我的軌跡,在31歲之前僅僅是個運動員,現在我36歲,經過了5年,我覺得時間還太短,現在不用急著去插上一個標簽,再等一二十年回頭再看,用一句流行的話來說,如果過了一兩年自己打臉怎么辦?當然,每個人做事都希望能獲得成功,每個人的愿望都是美好的,只是去做一件事,大家選擇的方法不一樣,但是方法往往就能決定你是否能達到大家所說的“成功”。

談轉型

這個年紀不要說艱辛

廣州日報:退役五年,從運動員轉型成為商人,最艱難的地方在哪里?

姚明:我還太年輕去說“艱辛”這個詞,艱辛的感覺,是你沒有動力或者沒有機會去繼續做什么事情,我不覺得我很艱辛,因為我是一個向前看的人,我比較樂觀。我們這個年紀,不要說自己艱辛,不要把自己說得像一個老人一樣。

廣州日報:你的球衣馬上就要退役了,今年也進入了籃球名人堂,對于一位球員來說,這已經是對你職業生涯的最高評價了。

姚明:這個話題我說過很多次,每一次都是感激,感激的不光是火箭隊退役我的球衣,更重要的是那么多年下來,我們可以合作那么長時間,也曾經一起達成小小的成就。說實話,我覺得我跟火箭隊已經退役了球衣的那些球星相比,我的成績微不足道,比如奧拉朱旺。今年進入了名人堂的奧尼爾,還有正式退役的鄧肯,我的成就跟他們相比真的微不足道。

談“下一個姚明”

應走前人沒走過的路

廣州日報:對于 “下一個姚明”,在你心目中有沒有這樣一位年輕球員?

姚明:我認為中國有很多有潛力的運動員,他們有潛力成為一流的選手,但他們需要把自己內心的潛力發掘出來。事實上我在他們的年齡,當時人們在說,看我能不能成為下一個穆鐵柱,或者下一個王治郅,最終的結果是我沒有成為王治郅,王治郅也沒有成為穆鐵柱,我們都成為了我們自己。我覺得,現在的年輕球員跟我相比,我們所處的時代已經完全不一樣了,他們不用完全照著我們的腳步去走,因為我們的年紀差距很大,他們可以去探險,去走前人沒走過的路。

廣州日報:在中國,你是很多人的偶像,作為偶像,是否會背著包袱?

姚明:天天想這個事多累啊。所以什么都不想最好,不想,就沒那么多包袱。

“姚老板”退役后日程表精確到分鐘

相比作為職業球員時只需要打好籃球,退役之后的姚明反而更忙。

姚老板的一天

來到廣州,他的氣場依舊強大,據說從南沙體育場到采訪間,一路上都有人追著拍照,姚明是在工作人員的“護送”下才來到采訪現場。

除了經營籃球俱樂部,姚明的角色眾多。

姚明是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,他有關賽事備案的建議被采納并體現在今年的總理政府報告中。

此外,他到上海交通大學學習,成為北京申辦冬奧會形象大使之一,他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慈善公益事業上。

姚明團隊的同事說看到姚明的日程安排都替他感到累。他每天的日程要精確到分鐘來安排。甚至姚明自己也沒辦法列出他一天的時間表。

以接受記者采訪這一天為例,姚明從早到晚奔波于不同的會場,他需要作為形象大使去推廣公益項目、群眾體育活動項目、代言品牌,還要拓展自己的商業版圖,與各種不同的企業、機構和人士進行談判。

在接受采訪時,姚明坦言,現在最大的壓力就是留給家人的時間太少。

對于體育產業,姚明也不遺余力地想做點什么。他說,在2016年,他入選名人堂代表過去,推動中職籃改革屬于未來。

倔強的堅持者

雖然已退役多年,但今年,姚明獲得的關注度卻空前。

2016年中國籃球領域的兩件大事,都和姚明有關。2016年4月,姚明正式入選2016年奈·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,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,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。2016年11月,姚明當選中籃聯公司副董事長。

早在2011年姚明退役當年,他就有機會入選名人堂,當時以“特殊貢獻者”身份提名入選,但遭到他婉言謝絕。姚明表示,他本人更希望通過球員身份去申請提名,而不是以“貢獻者”身份“被提名”。

“對絕大多數球員而言,入選名人堂是職業生涯最大的榮譽,我當時唯一的身份就是球員,倘若不能以球員身份入選,對我而言沒有意義。”其實,在不少人看來,姚明的“倔強”其實是存在一定風險的。萬一將來他不再獲得名人堂提名,他可能會錯失這樣的榮譽,終身遺憾。

2016年9月10日,姚明與奧尼爾、艾弗森等NBA傳奇球星一起,在美國籃球名人堂總部穿上了象征榮譽的橙色夾克。當時,他的眼中噙著淚花。“能夠入選籃球名人堂的,都是籃球歷史上最杰出的運動員、教練員。能和他們并肩,我誠惶誠恐。”姚明謙遜地表示。

在很多人看來,這是歷史性的一刻,但姚明回憶起這一刻,顯得閑庭信步。“評價這一刻是否是歷史性時刻,應該再過一段時間。沉淀得不夠,歷史是沉淀來的。”姚明看起來像一個哲學家。

務實的改革者

與入選名人堂的風光相比,2016年姚明在中國男籃掀起的改革無疑讓他承受了更多壓力。

2016年9月22日,由中國籃協牽頭的CBA聯賽公司成立,未來CBA的商務權和賽事推廣權都將會授予CBA聯賽公司,姚明擔任公司的副董事長。

姚明非但沒有反對籃協,反而在CBA公司中任職,這多少讓人有些大跌眼鏡。不少CBA球隊老板擔心姚明做“叛徒”,屁股坐在了籃協那邊。

殊不知,作出這個決定,姚明其實承受著巨大的壓力,俱樂部和籃協之間,他必須都兼顧到,一碗水端平。“如果在五到十年之后,我們仍然在討論由誰來主導,那今天坐在這個位子上的人都失敗了;但是如果五到十年之后,我們已經開始討論職業聯賽每年有幾支球隊、他們各隊的實力變化,這樣,不論由誰來主導,中國籃球的發展都成功了。”

退役后的姚老板,依舊發揮著他的愚公移山精神,在中國籃球領域發揮著自己的“余熱”。

手記

“奔四”這一代更積極向前

我是一個經常在采訪時被姚明“嗆”的記者,這次也不例外。

在說到“退役后轉型過程有多艱難”這個話題時,姚明說,“我倆的年紀差不多,孩子也差不多大,為什么要花那么多時間去談‘艱辛’,為什么不能積極向前看?”說真的,我竟無言以對。最后我們談到他作為一位公眾人物,一位超級巨星,是不是背負了很大的壓力,他看了看蹲在門口的我的六歲半的女兒,問她,你覺得上學辛不辛苦?孩子點了點頭。他又繼續問:那么你在學校開不開心?孩子又點點頭。他最后一個問題是:如果讓你不去上學就不用那么辛苦讀書了,你愿不愿意?孩子立刻搖頭說不愿意。姚明轉過頭來對我說,你看,孩子的回答最誠實,也最符合你的這個提問。

他是一個幾乎沒有污點的偶像,沒有緋聞、對待職業永遠專注而又努力,他在CBA和NBA的球員生涯都是成功的,退役后的轉型,他走到現在也還是篤定往著合理的方向前行。但事實上姚明在過去不是一個容易接觸的人,尤其面對記者,他會指出你的提問中所有的毛病,包括邏輯問題、語法問題,他是一個率直的人,也只有這樣的性格,他才能成為改革的先鋒。

看姚明打球的這一批球迷,大部分是80后,有意思的是姚明也說過約他做專訪的記者,如果年紀再小一些就很難聊天了,因為大家經歷過的事情不太一樣,恐怕很難找共同話題。姚明應該算是80后一代正式登上歷史舞臺,并在此發光發熱的代表人物,他在踐行自己的社會責任、推動我們這個國家和社會取得哪怕只有一點的進步。對于80后一代來說,他的身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,對于我,尤其是這一句“我們還太年輕去談‘艱辛’,我會積極一點向前看”,或許是在30多歲“奔四”的當下,最應該警醒自己的生活哲學。